趁今日唔駛返團契,所以同琪琪去一個澳門世遺一日遊
(我記得曾經同家樑、紹德、珊珊、June等行過澳門世遺,我覺得好靚,所以值得同琪琪再去)
有關澳門世遺的資料:http://www.wh.mo
攝影器材:
我:NEX-5 + M42 CZJ 35mm f2.4
琪琪:NEX-5N + SEL 18-55mm
↑ 晨咁早9點上環開出的船,食個早餐先~
↑ 無聊影下天花板~
↑ 我要陽光~!
↑ 冇喎. . .
↑ 一個多鐘頭的船程好快過,然後等車去媽閣廟
(抵達澳門時,發生了一D意外,我地行程延誤左半小時 XD)
↑ 今日行程第二站 (第一站我去左雜貨店 XD)
媽祖閣
媽閣廟,原稱媽祖閣,主奉海神媽祖,是位於澳門半島西南方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,現為澳門三大古剎中最古老者。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。
媽閣廟始建於1488年,時值明朝。當時媽閣廟門前已為澳門之海岸線,是當地及附近居住之漁民作業之上岸補給、歇息和祈福之處。廟宇背山面海,沿崖建築,古木參天,風光優美。整座廟宇包括大殿(又稱神山第一殿)、石殿(又稱正覺禪林)、弘仁殿、觀音閣等4座主要建築。石獅鎮門、飛檐凌空,是一座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古建築。
因為我受唔到D燒香味,所以冇入去睇lu~
↑ 沿路行,見到有座舊建築,幾特別
↑ 呢度有間手信博物館,裡面D野幾得意
↑ 細個成日食呢種餅
↑ 哈哈~~
↑ 隻夠七個月餅,神龍便會出來
↑ 太大個,攬唔晒
↑ 同東望洋燈塔影返張相先
↑ 再同大三巴影~~ 好喇~ 去左大三巴,今日唔會去喇~
↑ 行段斜路仔,去亞婆井前地
傳說明朝一位婆婆在此地築水池貯山泉方便居民汲取飲用,故人稱呼水池爲亞婆井。亞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,由此可知,此地昔日為澳門水池之一。有井就有人住,澳門早期的葡萄牙人便聚居此處,故為最古老的住宅區之一。澳門昔日的葡萄牙人有民謠說:「喝過亞婆井水,忘不掉澳門;要麼在澳門成家,要麼遠別重來。」
澳葡政府爲保存此區的文化特色,進行了一系列重修工程,亞婆井前地內的兩株百年老榕樹得以保留,增設古典路燈和將石子路面改鋪大理石等。1996年1月重修工程竣工,亞婆井前地及附近建築的歐陸風情得以留下。
↑ 支CZJ 35/2.4 最短對焦距離為19cm,可作小微距用
↑ CZJ 35/2.4 的散景,靚!
↑ 然後行條好斜的路上主教山教堂
↑ 個女仔載住蝴蝶的
↑ 越行越熱... 好辛苦先上到主教山教堂
西望洋聖堂(又稱主教山聖堂、海崖聖母小堂、卑拿聖堂、西望洋聖母堂),是位於澳門西望洋山的天主教教堂,建於1622年。小堂曾多次重修,1935年與主教私邸一同重建為現時規模。
西望洋聖堂原名卑拿聖堂(Penha Church),「卑拿」在葡萄牙文意為位於海邊之山岩。西望洋聖堂因其建於澳門西望洋山山頂而得名。聖堂旁的建築物曾是主教的寓所,西望洋山又稱主教山,教堂又被稱主教山小堂。
西望洋聖堂位置原有西望洋山砲台堡,建於1622年(即明天啟二年),以防禦荷蘭的入侵。小敎堂的興建,乃因葡萄牙航海者曾與荷蘭海盜船相遇卻未受傷害,實現許下的建堂諾言。以聖母瑪利亞為主保的聖母堂建於炮台旁,初為在駐炮台的葡萄牙士兵進行祈禱及參與彌撒之用。1892年後,炮台被拆卸後,教堂得以逐步擴大及多次修繕。1935年,由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高若瑟策劃,並將教堂與主教私邸一同重建為現時規模。
↑ 影 Pre-wedding勝地
↑ 琪琪影的,不錯的構圖
↑ 上網查了一下「衣隱修女」的資料,查不出什麼來
但「隱修女」的資料卻有...
↑ 聖老楞佐教堂
聖老楞佐教堂,通稱風順堂,是澳門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。
在很多年前,風順堂在華人口中是稱作風信堂的,改稱風順堂意謂順風順水。當年居澳的葡人大多為出海營商為生,他們的家人為求親人能平安歸來,多於此教堂祈禱希望得到航海主保的代禱。
聖老楞佐是羅馬教會七位執事之一。掌管教會的財產,負責救濟窮人的工作。 公元257年華肋良皇帝頒布仇教的詔令。第二年,教宗聖西斯篤二世遇難。老楞佐將教會的錢財分施給窮人,羅馬總督以為教會一定有大批財產藏匿著,就派人傳老楞佐來將教會錢財全部獻出。老楞佐請他寬限幾天,他一定將教會的財寶帶到總督這兒來。總督接受老楞佐的請求,給予他三天的限期。
老楞佐在這三天內,將原來由教會維持生活的全體窮人召集,排成一大隊,這隊窮人浩浩蕩蕩向總督府進發。到了門口,老楞佐進去請總督出來看「教會的財寶」。總督一見大怒,問老楞佐這批人來做什麼。老楞佐道:「你不是要我獻出『教會的財寶』?在你跟前的這批人就是教會的財寶。」總督命人抬來一個鐵絲架子,下面放煤,將他放在鐵絲架子上,慢慢的烤炙。他的臉上發光,他的身體發出一股奇香。
老楞佐在鐵絲架上烤了好久,他轉過頭來,微笑對法官說:「把我的身體轉過來吧,這一邊已經烤得夠熱了。」刑吏上前,將他的身體翻過來。他道:「這一邊烤好了,你們可以吃了。」他受了長時期烤炙的慘刑,氣絕身亡,時為公元258年。
↑ 從日本運來的 Miffy 毛巾
↑ 她自拍
↑ 就是這張相
↑ 聖若瑟修院聖堂
耶穌會會士於1728年取得現址。經過三十年經營,院舍陸續落成。修院專門培養赴中國及東南亞傳道的神職人員。毗連的聖若瑟聖堂於1746年興建,1758年落成,規模僅次於耶穌會會士興建的聖保祿學院的天主之母教堂(現大三巴牌坊遺址前身),因此當地人慣稱它為「三巴仔」。修院曾為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二、三校校址,但自1960年代以來已無收生。
1953年維修時在教堂外立面鋪上石米飾面,破壞了原始面貌。後來教堂穹頂更從中間裂開,得文化司署維修,於1999年完工對外開放。修院部份並不對外開放。原藏路環島的聖方濟各·沙勿略的臂骨亦被移到此。
↑ 跟住亂咁行,唔知行左去邊
↑ 呢條街好有趣,中間會經過一度拱門
↑ 過左拱門之後,見到間餅店,聽聞好出名的,有廿年前的蔡瀾幫佢代言
↑ 行行下終於揾返呢條街,識路喇~~
↑客人入到去係翅客,老闆就係刺客喇
↑ 在大三巴行左陣街,然後搭車去「三盞燈」揾食
沿途見到有間賣手袋的地方,琪琪見到個幾得意的袋仔,平平地幾十蚊買個來玩(挽)下~
↑ 三盞燈的「雅馨緬甸餐廳」的椰汁雞麵 / 撈麵
↑ 天口熱,飲返支啤酒降下温
↑ 電光火石之間,碗撈麵俾我KO左,勁好味!
↑ 碗湯麵都好好食!
↑ 食飽飽,然後行去二龍喉公園,去揾東望洋燈塔
纜車單程$2,來回 $3。最終我地買左來回,但只用左單程,因為部車好熱,我情願慢慢行落山
↑ 我個頭勁亂囉 . . .
↑ 琪琪咁o岩撞到同事
↑ 原來燈塔今日對外開放
↑ 好難得可以入去睇下
↑ 條樓梯好斜的
↑ 好易撞到個頭
↑ 燈塔上望落來的景色
↑ 燈塔上的景色真係唔錯
↑ 經過間婚紗店,見到條好型的晚裝
↑ 之後去左禮記食雪糕,但中晒伏,Blacklisted!
↑ 又貴又唔好食!
↑ 之後搭車去乙水仔官也街,食下野,買少少手信
↑ 沒刻意去揾食,見到有間牛肉麵就入去試下,幾好味喎~
↑ 琪琪點那個麵都好好食~
食完野,等巴士到碼頭,上船返香港~~
一日咁就好快過囉~~